英特尔的NUC系列一直是我关注的产品。紧凑的外形,模块化的设计,一直让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台式主机发展的未来。
但是,作为一个导演、摄影师、剪辑师,我对电脑的性能要求是比较高的。过去,限于大小,NUC产品的性能实在吸引不了我尝鲜。所以,再怎么对它有兴趣,也只能忍着。
直到飞龙峡谷的出现,我就再也按捺不住了。我测评的是飞龙峡谷i9-12900的版本,先说结论,它或许能够解决我们影视人的一个大痛点:再也不用怕外出剪辑会发生的一堆破事了。
我们从头讲起。
1.外观
飞龙峡谷和我的剪辑工作站摆在一起
刚拿到飞龙峡谷,第一感受就是小,太小了,它跟我平时用的剪辑工作站摆在一块,简直像个小弟弟!体积大概只有我剪辑工作站的三分之一左右。重量也轻,你敢信,我在给他拍照片找角度的时候,我都是一手拿着相机,另一手单手抓着这个主机,把它挪来挪去的。
外观
全身黑色的造型也很酷炫,很有科技感。特别是当把电源点亮时,这个效果灯亮起来,逼格十足。而且,这么小的箱体,大家最担心的一定是散热,但显然设计师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机身四周全是网格镂空的设计,到处都可以往外散热。
拆开
当然,说到飞龙峡谷,不得不提的话题是模块化。这些年,模块化已经是数码产品发展的趋势,我们看到过模块化的手机、模块化的摄影机、模块化的运动相机……而飞龙峡谷就是一个模块化的电脑主机。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把它拆开,也很方便地往里加东西。它最多可以放3个M2的固态硬盘,64GB的内存,当然,还能塞进独显。
后面板
前面板
最后,机器正面和背面都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我就不一个一个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数数看。
2.跑分评测
首先我们来跑个分。事先声明,我并不是电脑硬件评测的专家,所以跑分也就是为了看个热闹。
我们先上一下娱乐大师。
娱乐大师的跑分结果
不出所料,击败了95%的用户,可以流畅运行3A大作和设计软件。即使我们装的是3050这个充其量只能算聊胜于无的独立显卡,分数依然可圈可点,可见i9-12900这颗芯的性能有多强大。
娱乐大师只是娱乐,那我们来玩点稍微高级的。第二个我用的是PCMark,而且这回我要把它和我的剪辑工作站比一比。
简单介绍一下我现在用的剪辑工作站,是AMD 5900x的处理器,3080ti的显卡,整套配齐将近3w块钱。所以它不仅是外观体积上的碾压,性能上也确实是个大哥。这本就不是公平的较量,但是较量的结果居然还是有惊喜的。
剪辑工作站
飞龙峡谷
可以看到,不出所料,我的剪辑工作站比飞龙峡谷的分数高了整整1000分。但我们仔细看数据就知道,几乎所有的分数都是显卡拉开的,3080ti的分数比3050高了整整一倍。而我们再看看数据读写、日常使用、视频会议等更依赖处理器的测评,可以说两边打的不相上下,有几项甚至是飞龙峡谷的这颗i9-12900略胜一筹。
这么玩还不过瘾,我们来玩玩3Dmark。当然,测显卡性能是在欺负飞龙峡谷,那我们就只测3Dmark里的CPU性能。
剪辑工作站
飞龙峡谷
可以看到,所有线程全开的时候,两者的分数所差无几,飞龙峡谷还略高于我的剪辑工作站。具体来看细节可以发现,多线程的时候,5900x的性能更强。但是单线程一直到4线程,都是12900的分数更高。总体飞龙峡谷更优。
当然,会有人问到散热问题。东西一小,散热就难,这句话简直是真理,我们在手机、运动相机等领域已经见识到了。NUC做的这么小,但代价是什么呢?抱歉,在我体验的过程中我真的没感受到。虽然偶尔能听到风扇声音火力全开,偶尔娱乐大师也会过热报警,但也就是80度而已,这个温度根本不高,乃至我觉得是娱乐大师在娱乐我。而唯一一次报警突破90度就是我在跑分的时候,除此之外,在其他使用和后续的剪辑实测的时候,都没有上过90度。
3.实际剪辑体验评测
好的,不管是娱乐大师还是pcmark,跑分都是图一乐。在这块我不专业,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包含。但聊到体验,我就有话语权了。
飞龙峡谷我当然是要拿来做剪辑的。有人会问了,3050的显卡做剪辑,那咱别比了。此言差矣。众所周知,如果不周知的话我现在让你们知,剪辑是更看重处理器性能的。当年我听信朋友的话,给自己的剪辑机买了图形卡,又贵又难用,不能打游戏,剪辑速度还比不过游戏卡。后来我才知道,那种3D建模才是吃显卡算力的地方,一般剪片,处理器非常重要。所以看刚才两个处理器打的不分伯仲,我觉得接下来我的测评还有的玩。
首先,我找了个我以前的剪辑工程,分别在飞龙峡谷和我的剪辑工作站打开。这个工程里的所有素材,都是4K无损的素材。为了不让硬盘读写速度影响测评结果,我均是在我的阵列盘里直接打开,直接剪辑。
在premiere里,当用完整的画质播放时,两者均未出现卡顿现象。
但是当播放到结尾,这里有一个由插件实现的转场效果,我的剪辑工作站每次播放到这里的时候,都是会卡一下。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飞龙峡谷,居然没有卡顿,就这么顺利地播放过去了!
这就有意思了,接着我又试了一下二者的输出。在两台电脑,总共2分钟片长的片子,我使用同样的输出参数进行输出。
我这台飞龙峡谷是win10系统,右下角的时间会显示秒数,我从21点54分整点击的开始输出。
飞龙峡谷,21:54:00开始输出
可以看到,我点击开始后,弹出的进度条显示预计时间是1分40秒。
预计时间1分40秒
因为视频输出到100%的时候往往会卡一阵,所以我们等进度条完全消失再停止计时。实测,在21点55分20秒视频完成输出,总计70秒。
实际21:55:20完成输出,耗时1分20秒
接着我测试我的剪辑工作站。因为我的剪辑工作站是win11系统,时间不支持显示秒数,所以我用手机开了秒表。还是一样的测试方法,我同时按下输出和秒表。
剪辑工作站开始输出,软件预计55秒
进度条显示只需要55秒。不愧是我的剪辑工作站,就是给力。但是等着等着,我就有些感觉不对了,实际花费的世界比预计的要长一些。
剪辑工作站实际耗时1分23-24秒
等到进度条消失的一瞬间(因为是视频截图,大家能同时看到进度条的残影和右下角输出成功的标识),总共花了73秒,反而比飞龙峡谷慢了3秒。
这就有意思了。我又复测了两遍,飞龙峡谷在视频导出上永远有3-4秒的优势。是我的剪辑工作站白买了?我并不这么觉得,因为我们评测的就是基础的剪辑而已,如果需要做特效做后期,那3050一定不是3080ti的对手。
但是,这个数据已经足够让我惊艳了,因为在评测之前,我其实心里已经预想好这个稿子该怎么写了:“飞龙峡谷比我的剪辑工作站比要略逊一筹,但是考虑到我剪辑工作站将近3w的价格,飞龙峡谷1w的价格只能说真香……”
这个测评结果让我放弃了原来的话术,如果只用它剪辑,它完全可以胜任甚至超越比他贵的多大得多的剪辑工作站。
什么?你说它只能基础剪辑,难堪大用?但你有没有想到,它也不是只能用3050啊,这就是飞龙峡谷好玩的地方,它的配置并不是死的,得益于模块化的设计,有需求的完全可以换个更高端的显卡上去。
4.用途分析
经过测试,我认为它是:可随行携带的视频剪辑工作站。
我相信干影视这行的,无论是做跟组剪辑,做DIT的,还是那种拍婚庆拍活动需要现场出剪辑当场播放的,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痛点,就是携带我们的剪辑机非常不方便。
如果你是带笔记本出去的,我敢打赌你百分百遇到过笔记本掉链子的问题。不论是拷贝的时候速度极慢,还是剪辑过程中卡顿,又或者输出的时候软件崩溃。而现场主持人已经在那预热,你的片子还没出来,真是每每都会让人急出冷汗。
那假如你的选择是背主机出去的,那我同样敢打赌,你百分百遇到过,主机运到了,各种迷之原因开不了机。哪怕你是自己亲自开车运的主机,到现场点不亮的概率也非常大。打开机箱一看,能发现哪里震松了震断了都是好事了,就怕啥也没发现,只能这里按按那里拧拧,在这之后点不点的亮完全看他心情,一会儿能开机了,过几天又不能了,真的能把人气死。
我真的觉得飞龙峡谷是出来拯救影视人的。它的体积,真的太方便随行携带了。
为什么主机怕震,手机就不怕震,甚至你还敢摇一摇,因为手机紧凑。同样,飞龙峡谷的紧凑设计让我对它在旅途中的安全非常放心。当然,即使不出门,这样的一个产品放在家里也很好看。有逼格不说,也能为我的桌面腾出巨大的空间,完全是普通的剪辑工作站的上位替代品。
5.总结
我看到很多人在谈论飞龙峡谷这款产品的时候会说贵。我不知道这个贵从何而来,到底是飞龙峡谷贵,还是你在看的产品就该这个价。
就像我在用的剪辑机是30000块钱配的,去掉显卡也得20000。而我之前外出剪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当时买来也是9000出头。而且笔记本有这个问题,组件不能更换,两三年就淘汰了。
我短短十年已经换过4台笔记本了。过去,集显就能剪标清,再后来,得剪动1080p,怎么着也得带独显的游戏本。再后来,得剪动4k,又换了一台显卡更好的游戏本。再后来,10bit 4:2:2的4k,甚至无损raw格式的4k,游戏本又剪不动了。八九千又八九千,真的吃不消。
所以相比较而言,何不花10000块钱买飞龙峡谷,再配上独立显卡,而且模块化的设计让我能对它进行升级,不说一劳永逸,在一两代产品更新保持最新不是什么问题,能大大降低剪辑设备被淘汰的频率。
这次体验让我真的对飞龙峡谷种了草,等我现在手头这台游戏本彻底用不了,我的下一台随行剪辑机应该就是它了。
综上所述,飞龙峡谷是一个非常值得下手的生产力工具。他能解决我们影视人跟组剪辑、DIT、婚庆活动等现场快剪等场合的痛点,再也不用担心笔记本性能跟不上耽误事或者主机箱在运输过程中开不了机了,而平时放在家里,不仅也完全能达得到剪辑工作站的需求,而且节省空间,能为家装环境增色不少。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